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自然也进入了新时代。灯饰照明行业是中国经济的一部分,我坚信,它也进入了新时代。
在这样的论调基础上,我们作为中国的灯人,不管上游还是终端,是否真正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说,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实,面对环保、税务等各种要求的提高,我们很彷徨、很恐惧。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很多老板为什么会离开这个行业?干了十年二十年不干灯了,他是有更好的去处吗?NO。是他的动力不足,看不到未来的时候,他只有放弃。还有,在维持的很多企业,举步维艰,甚至负债累累。为了面子,为了所谓的那点不甘心的想法,还留在行业。所以,这些变革离我们很近。
行业不是没有机会。我们的机会在哪里?我们如何来迎接我们的新时代?
灯饰照明行业的创新要加强基础研究
前几天,听了清华大学石振宇教授的一些讲话,我非常有感触。说我们灯饰照明这个行业没有创新。就是在形体上有一点点的改变,配件变一下,材料变一下,那不叫创新。只是样式变了一下,是表相。
的确,我们这个行业太缺乏创新了。回顾我们走过的这三十年,我们太浮躁了。不是我们没有办法去创新,是根本没有去做这个产业、行业的基础研究。这是教授给我们行业做的一个诊断。这个基础研究来自于哪里?服务。服务的对象都知道是用户。那我问你,你知道你做的产品用在用户家里是什么样子吗?用户两米八、两米七的空间,你做的灯都五十公分、六十公分、一米二、一米八的大吊灯,有关系吗?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个灯人的解读是什么?就是消费者要的你没有,你有的用户他不需要。你看我们大量的水晶灯,大量的吊灯,你抄我,我抄你。中式、美式……,匹配了我的需求没有?!你生产的大量的产品我不需要。因为我用不上。我可以欣赏但是我不能买。买回去挂到我两米七、两米八的空间不好看也没用,会碰头。
你的灯比如北京卖的好,你有没有走到北京的楼盘、小区,甚至某一个用户的家里去看一下?拍十张八张图片去对比一下,你这个产品充分满足了他的需求没有?都长一个样,有一点花纹不一样,叫创新?圆的变方的,也叫创新?
石教授的一些话,我觉得是对我们行业有相当长的理论基础的研究。他设计一把椅子用了四年的研究。四年生产了一把办公椅,但是他现在卖到了全球。就一把椅子。
灯饰创新的“五品”思考
灯饰创新要做哪些基础研究呢?你是把这个商品当成赚钱工具?还是让用户把他的生活过得更舒适美好当成愿景去研究?我觉得这点重要。石教授讲,一个好的、创新的产品,要关注它的属性:在设计阶段的叫作品;进入企业生产阶段的叫产品;产品在商业流通过程中叫商品;商品到达使用者手中叫用品;用品用完了叫废品。设计师是站在产品流入社会关卡上的卫士,防止对社会不利的产品进入社会,这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废品还要考虑到废品的回收,对环境有没有污染。非常精辟的论断。我今天在这里转述分享也是提示我们这个行业在灯饰创新上的思考。
服务为王的新时代
灯饰照明行业的新时代,终端服务商要做什么?其实大家都知道,服务重要,用户重要。像我们共享联盟这样的终端服务商群体,跟用户的接触最近,能够服务到家。最后一米是靠我们去完成的。那用户的需求在发生哪些变化?前段时间讨论很多的是新零售。这是个热门的词。新零售说了很多,不知道用在哪里?怎么催生了新零售?有没有去做过研究?作为我们灯玛特集团来说,我们对员工的要求必须要到用户家里去。售前要去,售中要去,售后也要去。你必须要到现场拍几张图,说“我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让你的用户,买单的人心服口服,这就是服务。点对点的时代,以心交心的时代,要和用户成为朋友,这是我们终端该做的。没有做好,所以被淘汰了,出局了,我觉得非常的正常。
所以,我们要有勇气和信心来迎接这个新的时代。作为一个27年的灯人,我爱这个行业,感恩这个行业。我愿意为行业服务,与众多的朋友交流、碰撞以及提醒,用我的生命来服务这个行业。
新的一年,愿我们一起奋勇前行,共同迎接灯饰照明行业的新时代。
来源:灯饰照明共享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