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中央纪委、湖南省纪委交办的一起信访举报入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纪委“顺藤摸瓜”调查,发现当地农村太阳能路灯项目部分质量低劣,刚装不久竟过半数“失明”,或者存在数量严重短缺、采购价格虚高等问题。
近3个月来,湘西州纪委、监察委在近600个太阳能路灯项目中发现“腐败利益链”线索近200条,约谈、诫勉谈话、立案查办包括多名县级领导干部在内的400多名公职人员和工程承包商。湘西州纪委秘书长龙超颖介绍,通过对湘西州多地农村太阳能路灯项目进行初查,发现有近2000盏灯不亮。此外,群众反映存在路灯数量不足、照明效果差等问题。
湘西州纪委工作人员核查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路灯整改情况
在纪检、监察部门强力反腐和群众踊跃举报的震慑下,一些地方出现了公职人员主动交代问题、退缴违纪违法所得,部分施工单位主动压低路灯建设报价并自行更换问题路灯的情况。广大群众对此拍手称快,在不少项目检查现场,主动为纪检干部提供问题线索。
“太阳能路灯腐败”绝非湖南湘西一地独有的问题。参与查办案件的纪检监察干部告诉记者,太阳能路灯等新兴惠民项目是容易被忽视的腐败高发地带,亟待针对当前该领域存在的定价、质量标准、招投标等方面漏洞,完善规范,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