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分享如何从照明设计、运维的角度出发,实现绿色医院节能降耗的目标。
医院服务人口800多万、编制床位2970张、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资产总值28.03亿元,2018年诊疗总量165万人次、出院人数11.88万人次。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外观图
医院不应按照主观意愿和经验随意提高或降低医院建筑物的照度水平,要合理确定检测、治疗、疗养和后勤供应等不同服务场所照明系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照明方式、控制系统等。

△病房照明既考虑了患者的情感体验,又满足工作需要
房照明通常采用混合式,病房顶部设置无频闪的暖色温光源,提供100-150Lx的空间照明,患者会处于一种舒适放松的状态。考虑到患者平躺时间较多,不宜采用表面亮度较高的直射光源,最好采用大面积发光的面光源或者使用间接照明方式。
此外应在病房门口下侧安装地角灯,以方便护士夜间巡视。医生和护士经常到病房对病患进行检查与治疗,因此最好在病床的顶部配备高显色性射灯,保证局部照度在300-500Lx,为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作业照明,而护士站应采用高色温的照明灯具。

△门诊大厅两侧景观以自然照明+人工照明的方式打造了“山水洞天”的景观
在医院门诊、急诊场所应充分配合和利用自然光,门诊采用LED光源的吸顶式面板灯、简洁大方、配光均匀,照度在300Lx左右。在患者坐立位置的正上方,安装一盏4000K的暖白窄光束筒灯,照度控制在300-500Lx,在改善医生观察视野的同时,也可以让患者放松。
急诊是门诊的特殊形式,是开展紧急诊断和救治的场所,一般宜采用6000K正白光,照度设计为300-500LX。营造出明亮的急诊环境,可以让医生紧张而快速地处置病患。此外应设计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其作用是对空气、水等介质以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杀菌。

△手术室照明分为一般照明、手术台照明、观片灯照明和指示照明等
手术室是医生进行精细作业的区域,对照明要求高,标准要求750Lx以上,设计上建议按照1000Lx进行,同时尽可能提高显色性,以提高医务人员对病灶组织、血液等色泽变化的辨识和判断能力。同时,手术室还必须配备应急照明。
手术室灯具应选用洁净型LED灯具,在光源上尽量选择接近自然光的光源,且有停电应急照明备用灯。放射科、核磁共振室等特殊科室选择的灯具要防止电磁感应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通道天花用静态景观照明,两侧采用玻璃幕墙,充分利用自然光
办公区的设计应尽量利用天然光能,以节约电能。如在办公区域增大门窗面积,采用透光较好的玻璃窗。当天然采光不够时辅以部分人工照明。在设计时,对于靠近窗口,采光良好的位置可增加一些控制开关,根据自然光的强弱来调节人工照明,大大节约能源。

△公共区域采用了LED 平板灯, 显色性更接近日光
公共区域采用LED平板灯,采用LED灯珠作为发光光源,通过导光板将灯光均匀分散于发光面,具有亮度高、照明均匀、光线柔和和无交流频闪等特点。此外显色性好,日光的显色指数是100,LED光源的显色指数可达95,显色性高的光源对颜色的表现较好,所看到的颜色接近自然原色。
△通道天花采用了白天静态景观、 夜间照明的方式
采用高光效的照明光源,高光效三基色荧光灯和LED光源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光源,比传统荧光灯的光效提高了50%-100%,可以大幅降低照明能耗。三甲医院公共区域应积极选用节能型LED灯具,LED灯具有体积小、耗电低、寿命长、不易锈蚀和无毒环保等诸多优点。LED灯的光衰明显低于传统照明,因此,LED照明与传统荧光灯比较,更是具有明显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走道、楼梯、雨蓬等其他人员短暂停留的场所,可安装声控开关进行照明控制。可在节能中控室通过智能化控制,在夜间关闭或调低公共无人区域的照明。
采用智能节能自动调节控制的照明控制系统,虽然一次性投资可能会偏高,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医院建筑物不同照明场所的不同照度需求,结合实际照明工况性能,动态调节照明灯具运行方案。
在此基础上,医院按照明场所的优先等级预先设置动态调节的亮度标准,在保证不同照明场所基本照度需求的同时,经过合理进行照明调控,降低了照明系统中的无谓电能资源浪费,实现了医院建筑电气系统照明系统的节能经济调节运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同时,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约下来的能源费用,可作为节能投资方式中的节能项目成本,用于医院设备升级。这种有效利用未来节能收益的投资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诸多医院接受。
来源丨筑医台